本報訊 今年以來,盧氏縣在創新創造上做文章,在奮勇拼搏上下功夫,跳出“深山農業縣”“生態功能區”的小圈子,綜合開發利用優勢資源,創出了新天地,拼來了新成果。 “鏈”上延展,提升“菌業”大品牌。該縣成立企業服務工作專班,內引外聯爭取技術改造資金800余萬元,協調產業發展資金10億元,推動渤海香菇交易中心、天寶生物等22個香菇加工、包裝企業入駐產業園區,開足馬力研發生產新產品,其中15家香菇加工企業生產的香菇多糖多肽、香菇精華膏等高端產品年出口產值15億元,占全縣香菇產業生產總值的三分之一,加快了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步伐。 “文”上突破,迸發“紅旅”新活力。該縣主要領導帶隊赴新縣、光山縣考察學習,擴思路、促轉型。融入盧氏紅色文化和產業發展元素,制定了《盧氏縣紅色文化資源保護運用實施方案》,挖掘紅二十五軍、紅七十四師、豫鄂陜革命根據地、靖華故居等紅色文化遺址和革命故事等。成立紅色文化保護運用組織,培養了一批紅色文化宣講員,統一規劃打造盧氏紅色文化景點、教育基地,各鄉鎮、各單位全力推動工作開展。目前,蘭草“紅二十五軍軍部舊址”、五里川“靖華故居陳列館”、雙龍灣“馬灣紅色文化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木桐“豫鄂陜革命根據地”、瓦窯溝“龍首山莊歷史博物館”等紅色文化景點(基地)建設初具規模,吸引周邊省、市前來參觀學習的干部群眾5萬人次。該縣計劃再整合專業人才隊伍和專項資金,將紅色文化資源串珠成鏈,形成文旅、農旅文化綜合體,撬動文旅事業再上新臺階。 “拼”上發力,創出經濟新業態。該縣與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簽訂全市首家“飛地經濟”合作鋰礦綜合開發協議后,全縣掀起了“加把勁 跑起來”的拼經濟熱潮,各鄉鎮、各單位各顯神通,紛紛“走出去、請進來”,拓寬發展思路,優化營商環境,“一領導一專班一局委一企業”服務企業機制成效顯著,“十強鄉鎮”“十快鄉鎮”“十佳服務單位”競賽活動如火如荼,成功實現由“賣資源”到“深加工”的經營模式大轉變。目前,一批林果、中藥材、礦產品資源型工業企業相繼落戶盧氏產業園區;和寶鋼、武鋼合作共贏的鈣基材料生產項目正在深入洽談,成功后將實現山區工業經濟轉型升級的重大突破。 (高長軍) |
盧氏縣綜合開發利用優勢資源
在“新”上做文章 在“拼”上下功夫
來源: 發布日期:2023-09-11 打印

- 上一條:盧氏縣:“七個一體化”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 下一條:鮮梨豐收 網上熱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