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回鄉,我都會去“看望”初中時教我語文的張老師。 張老師身材頎長,臉龐清瘦,兩道濃眉下一雙大眼睛炯炯有神,無論春夏秋冬,他總是戴著一頂帽子。 聽母親說,張老師的家在山外的鎮上,家里種有地,父親得了偏癱。他媳婦兒一個人操持家里忙得團團轉,所以,每個周末張老師都要回家。但他又不會騎自行車,只好每周末都在家和學校之間往返幾十公里山路。每周五摸黑到家,不耽誤第二天早上干活,每周日下午再返校給我們上夜自習,由于每次都是步行必須提前走,他媳婦兒總少不了一頓牢騷。 母親還說,不知什么原因,張老師民轉公的考試考了好幾年都沒過,他媳婦兒對此頗有微詞。 后來,我們終于見到了傳說中的師母。那是個矮矮胖胖的中年女人,一天,她有事來學校找張老師,由于天色晚了回不去,晚上就住在張老師的辦公室。結果她又不知因為什么數落起了張老師,張老師回了句嘴,她便一把將張老師推到門外,并迅速閂上了門,任張老師怎么拍打就是不開。張老師卻清清嗓子站在門外唱起了歌。歌聲嘹亮,吸引了剛剛下夜自習的同學們,大家都好奇地跑過來看。師母這時才把門打開,沖著眾人說:“看什么看?散了散了!”然后一把將張老師拉進屋里,又迅速關了門。 事后,有同事揶揄張老師,說他是“妻管嚴”。張老師卻說:“聽說林肯和列夫·托爾斯泰都有一個比你嫂子有過之而無不及的悍妻,我和人家相比,這又如何?” 同事無奈地搖搖頭。 那是一個細雨連綿的秋日,由于我們的土坯房教室年久失修,正在上課的張老師聽見“咯吱咯吱”的聲音,仿佛預感到不妙,立即大聲呼喊,組織學生撤離。當他拉起坐在最后排的兩個學生剛跑到教室門口的時候,破舊的房子“轟隆”一聲倒塌了。他用盡全力把兩個學生推到門外,自己卻被埋在了廢墟里。 短暫的幾秒沉默后,我們像瘋了一般高聲哭喊著,奔過去扒開坯塊,可張老師已經不行了…… 出殯那天,學校放假一天,全校師生都去為張老師送行。許多學生家長冒著秋雨,步行幾十里山路,自發地加入送葬的隊伍。 這時,張老師民轉公的通知書終于來了。校長噙著淚把通知書壓在他的墳頭…… 時光飛逝,一轉眼三十年過去了。在這三十年里,許多人和事都在記憶里模糊了,但是張老師卻一直留存在我的心中…… ( 編輯:tln ) |
戴帽子的張老師
□王瑞虎
來源: 發布日期:2023-09-06 打印

- 上一條:我記憶中的三位老師
- 下一條:非遺“針”功夫 指尖“繡”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