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phg0v"><label id="phg0v"></label></acronym>
    <li id="phg0v"><ruby id="phg0v"></ruby></li>
    <p id="phg0v"><nav id="phg0v"><small id="phg0v"></small></nav></p>
    <acronym id="phg0v"><label id="phg0v"></label></acronym>
    <table id="phg0v"><strike id="phg0v"></strike></table><track id="phg0v"><label id="phg0v"><menu id="phg0v"></menu></label></track>
        2023年09月14日
        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文化 > 正文

        靈寶北陽平遺址群“探秘”

        姜濤
        來源: 發布日期:2023-09-12   打印

          位于靈寶市西部25公里處的陽平鎮境內的鑄鼎原,山川縱橫,丘陵連綿,成為靈寶盆地內存在的一個非常適宜人類生存的“盆中之盆”。據《閿鄉縣志》載:“鑄鼎原,縣東南十里,史記黃帝采首山銅鑄鼎于荊山之陽。”該地氣候溫和濕潤,水源充沛,為先民們繁衍生息提供了優越的條件。

          北陽平遺址群位于鑄鼎原及其周圍,南依秦嶺,北臨黃河,是我國黃河中游豫西北靈寶地區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中期晚期的大型聚落遺址群,主要分布在沙河流域和陽平河流域3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涉及陽平、西閻、焦村、函谷關4個鄉鎮,遺址面積約4.36平方公里,分布著北陽平、西坡、東常等33處仰韶時期的古文化遺址,2001年6月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據考證,在靈寶地區分布著110余處新石器時期大大小小的遺址,其中以仰韶文化遺存為主,其分布密度之大、范圍之廣實屬罕見。從靈寶周邊來看,東部有聞名中外的仰韶村遺址和廟底溝遺址,西邊有著名的西安半坡遺址,向北越過黃河有山西芮城的西王村遺址,這些遺址由北陽平遺址向四周分布,形成了一個相對集中而又特色鮮明的仰韶文化圈,而鑄鼎原及其周圍的北陽平聚落遺址群則毫無疑問地處于這個仰韶文化圈的核心區域,所產生的輻射力和影響力是不言而喻的。除此之外,遺址文化堆積深厚,以廟底溝類型為主,分布之密集、規模之龐大、包含之豐富、器物之精美全國罕見,成為研究探索中國文明起源“早期中國”的重要地區。

          西坡遺址位于陽平鎮西坡村西,東有夫夫河,西有靈湖河,經發掘和鉆探,南、北兩側各有壕溝一條,將遺址環護起來,面積約40萬平方米,是北陽平遺址群內的二級聚落。

          從2000年開始,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門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和靈寶市文物保護管理所、靈寶市鑄鼎原文物保護管理所共同組成聯合考古隊,主要是對西坡遺址進行了八次大規?脊虐l掘。通過發掘,出土了玉器、陶器、石器等一大批珍貴文物,發現了眾多仰韶時期的房屋基址。尤其是在2001年冬至2002年春進行的第三次考古發掘中,聯合考古隊在西坡遺址中心部位發現一處占地516平方米帶回廊的特大型宮殿基址,堪稱同時期建筑面積之最。專家們一致認為,它可能是北陽平遺址周圍原始部落的一個公共活動中心,是部落首領議事或聯盟的重要活動場所。這為認識當時的社會結構、生產力發展水平,以及古代建筑史的研究提供了珍貴的資料。同時也顯示出西坡遺址具有較高的檔次和規格,絕非普通村落,很有可能是一處聚落中心。

          西坡遺址系列重大考古成果在國內引起了廣泛關注,被評為2006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和“2007年河南省十大文化大事”,北陽平遺址(群)也由此分別被列入“十一五”期間全國100處大遺址保護專項和“十二五”“十三五”期間全國150處重點遺址保護項目,西坡遺址還成功入選“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六大遺址首選,成為國內外考古界了解和研究仰韶文化和黃帝文化的重要地區之一。


        ( 編輯:tln )
        国产成人av免费|国产成人高清视频在线观看|国产精品白浆无码流出在线观看|伊人久久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