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宋總去世的消息,我心里很難受。我所說的宋總,是三門峽日報社第一任黨委書記、總編輯宋景芳。他德高望重,37年前我到報社工作時,他對我的諄諄教誨,讓我受益匪淺?梢哉f,宋總是我的恩師,也是我成長的指路明燈,他的離世,給我留下無盡的追思和回憶。 1986年,我還在駐洛某部服役,平時愛讀書看報,養成了寫新聞報道的習慣。那年夏天,我在《河南日報》上看到了洛陽地委機關報《豫西報》招聘編輯、記者的消息,便產生了報名參加考試的想法。當時沒有想太多,就是抱著好奇心想去試一試,看招考記者的試題,自己能答對多少。 沒想到的是,那次考試報社僅錄取5人,我便是其中之一。 到報社工作后,我常常感覺自己在老編輯、老記者的面前是一名小學生。因此,平時除了工作和學習之外,很少打聽其他事情。直到三個月后,一次和宋總談工作的偶然機會,我才知道和宋總是同鄉。 宋總畢業于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他新聞理論知識深厚,業務功底扎實,辦報作風嚴謹,對我影響非常深刻。 一天早上,我正在編輯部的樓梯上打掃衛生,被宋總叫到了他的辦公室。原來,是我寫的一篇反映農村買煤油難的稿子還需要完善。他把稿子遞給我,我看到他對稿子作了大量修改。接著,他告訴我如何寫好調查報告,寫調查報告應注意哪些事項,還告訴我如何當一名合格的新聞人。 初到報社,我被分在經濟部當編輯。我發現宋總每天總是準時上班,可下班時間就不確定了,有時他會為修改一篇稿子,熬到深夜。 作為報社總編,宋總認真負責,凡是經過他手的稿件,從文章標題,到標點符號等,只要是他認為不準確的,他都要不厭其煩地對稿件進行修改。我非常喜歡看宋總修改過的文章,久而久之,自己的業務能力也有了很大提高。 有一天晚上,報紙已經全部印刷完畢,凌晨時分,工作人員突然發現有一處差錯。大家犯了難:全部重印,成本太高;將錯就錯發出去,勢必會在社會上造成不良影響。最后,宋總連夜召集采編人員,每人拿一支筆對報紙上的差錯進行手工改正。他與大家一樣投入戰斗,一直忙碌到拂曉。 宋總退休后,擔任《三門峽日報》的審讀員。當時我風華正茂,一心撲在工作上,精心寫稿,用心編稿,有許多作品被宋總定為優稿?吹轿也蓪懙摹秾ぴL上澗村》和《紅土地上的花開花落》兩篇文章,宋總還專門打電話進行了點評。后來,這兩篇文章在參加年度新聞獎評選時均獲獎。 宋總和我父親同歲,他有長者的風范,更有長者的和藹可親、平易近人。2015年,我在報社網絡新聞部任主任。當時報社正在籌備20周年社慶的事情,我帶著部門的幾位同志,去采訪退休在洛陽的幾位報社領導。采訪之余,我與宋總閑聊時,隨口提到自己腳跟疼。說者無意,聽者有心。過了幾天,我收到了宋總寄來的治腳跟疼的偏方。按照偏方治療了一段時間,困擾我多年的腳跟疼,已悄然消失。 那天離開洛陽時,宋總還專門交給我一樣東西,是他的生平簡介。簡介是裝在信封里的,一式兩份;氐綀笊,我向領導匯報了宋總交給我的東西,領導對此很重視,叮囑我將宋總的生平簡介留一份交報社人事部門保存,另一份留我自存。每每翻看他的生平事跡,便總會感到一種無窮的力量。 飲其流者懷其源,學其成時念吾師。宋總是豫西新聞界公認的一棵大樹,愿恩師一路走好,生命之樹常青! ( 編輯:tln ) |
新聞大樹生命常青
□梁有才
來源: 發布日期:2023-09-13 打印

- 上一條:《曾國藩傳》:一個普通人如何改變自己和世界
- 下一條:最后一頁